6月18日,计算机工程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AI语境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为主题,通过在线观看专题讲座和深入研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的创新路径。
教师们在线观看了题为“AI时代的大学教学创新”的专题讲座。讲座从语言学学者Susan Gass提出IIO三段模型(输入Input、内化Intake、产出Output)出发,深入分析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讲座指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知识逻辑认知模式虽然适应了工业化时代的需求,但却是造成“钱学森之问”的根本原因。在AI时代,教育必须转向以问题为导向的问题逻辑认知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座中运用“第一性原理”对教育本质进行了重新思考,主讲人强调,未来的教育应该弱化学科界限,构建人机协同的学习环境,让教育突破时空限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编剧和导演”,学生则成为学习过程的“主演”,而AI将成为学习探索的“伙伴”。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点,是让学生带走问题逻辑认知模式和与AI协作创新的能力。
在研讨环节,教研室教师们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编程、算法等专业课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更多地采用项目式、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教师提出,可以尝试利用AI工具构建智能助教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创新引导。还有教师建议,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增加对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考核,真正实现从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变。这次活动启发了教学创新的思考,将为今后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注入新的活力。
(撰稿:韩腾跃 编辑:冯雪冰 审核: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