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工程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发布者:计算机学院发布时间:2025-10-23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思政建设,10月22日,计算机工程教研室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活动由教学院长蒋晶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围绕课程教学实践与思政育人能力提升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凝聚集体智慧,夯实教学根基。

活动第一阶段,全体教师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聚焦“如何让理论教学更高效、考核评价更科学”展开热烈讨论。老师们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案例,从学生课堂反馈、作业完成质量、实践操作能力、课程过程性考核、考核试卷题型优化等维度,梳理课程教学的亮点与待改进之处并提出解决方案。针对当前AI技术在学习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引导学生合理、高效使用AI工具成为讨论焦点。会上,教师们各抒己见,形成多项共识:一方面要明确AI工具的定位,将其作为学生编程学习中的“辅助助手”,帮助学生解决代码调试中的基础问题、拓宽解题思路,而非替代学生自主思考与实践;另一方面需制定针对性指导方案,通过课堂案例演示、课后任务设计等方式,教会学生辨别AI生成答案的准确性,培养学生在AI辅助下的独立编程能力与批判性思维,避免过度依赖AI导致的学习能力弱化问题。

活动第二阶段,教研重点转向课程思政能力提升,以谭程宏老师备战课程思政授课竞赛为契机,开展全员学习交流。谭程宏老师分享了目前的备赛思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框架及存在的困惑。随后,全体教师结合自身所授课程,围绕“如何避免思政与教学‘两张皮’”“课程的思政切入点”等问题展开交流,互相借鉴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大家一致表示,此次交流打破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个体探索”模式,通过集体研讨找到更贴合专业特色的思政融入路径,为后续提升课程育人实效提供了清晰方向。

此次教研活动,既是教研室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度探索,也是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集中赋能。下一步,教研室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持续优化教学方案与考核体系,推动教师教学能力与思政育人水平双向提升,为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的计算机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韩腾跃 编辑:冯雪冰 初审:蒋晶 审核:余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