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商学院党总支开展“‘教’‘学’互融、寻根初心,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委党校原副校长赵国梁,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东兰墩村党支部书记石学东,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党委书记赵允玉和商学院教师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代表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商学院党总支书记梁一丹主持。
(梁一丹书记主持活动)
乡村振兴,青年先行。商学院党总支与山东莒南结缘于今年暑期,由商学院带领和指导的学生团队“筑梦邮递员”赴山东莒南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师生们共赴战邮总局干训班办学旧址、八路军115师师部暨山东省人民政府旧址、乡村振兴龙头企业等地进行调研,拜会并采访了战邮老人和当地乡贤,开展“重走战邮路”活动,拍摄制作宣传短片并进行“直播带货”实践,广泛搜集战邮主题相关的红色记忆素材,切身体会和传承战邮红色基因,并致力赋能老区乡村振兴和经济建设,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
(观看商学院助力乡村振兴成果汇报视频)
活动第一环节,赵国梁以“寻根初心,传承战邮红色基因”作主题,为师生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他首先高度肯定了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实践开展得很深入,效果也非常显著。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恰恰体现了红色战邮基因的实质内涵”。他表示,战邮红色基因蕴含着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艰苦卓绝、坚持斗争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优秀传统。伴随着战邮工作的推进和战邮干训的开展,战邮红色基因在莒南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发展、凝聚、升华。“战邮红色基因是一份忠贞不渝、使命必达的庄重承诺,是交通员们‘人在文件在’的不变忠诚,是广大沂蒙群众‘一个儿子上战场,一尺好布做军装,一粒粮食献军粮’的壮美赞歌”。他希望广大师生们能从战邮红色基因的传承中领悟时代价值,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战邮红色基因指引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初心、青年学生不忘本源践行,为乡村振兴做出富有成效的时代贡献。
(赵国梁老师讲授党课)
党课结束后,与会教师、学生党员代表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有南京邮电大学作为坚强后盾、有通达学院党政领导的支持与关怀,商学院誓在以需为纲、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多维融合、构建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上争做示范,在率先改革创新、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格局中走在前列。
(与会教师、学生党员代表热烈讨论)
在“教学互融,助力老区乡村振兴”合作签约环节,莒南县东兰墩村党支部书记石学东与商学院院长、教师党支部书记闫志龙签署《村校企传承红色基因 产教研助力乡村振兴 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我们与商学院党总支开展村校企合作具有‘双向奔赴’的重要意义。”石学东书记在随后的发言中提到。对于商学院师生暑期赴山东莒南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石书记表示至今仍历历在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对战邮红色基因的理解、传承与发扬。”随后,石书记结合多年来开展乡村治理、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工作历程,提出目前乡村振兴对于人才的急迫需求。“希望高校能够引领更多的年轻学子走进农村并扎根农村,为实现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石学东书记发言)
商学院院长、教师党支部书记闫志龙发言。作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闫志龙首先提出了对于投身乡村振兴的理解:“乡村发展对于中国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广大老师同学们深入乡村实践、致力于赋能乡村振兴,功在千秋,利在当代”。闫志龙表示,商学院历来注重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同向发展。努力把握机遇,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深化改革,推动学院教育高质量发展;注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本科生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闫志龙院长发言)
活动最后,通达学院党委书记赵允玉讲话。赵书记总结评价了本次党日活动的开展情况,“是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对于师生党员们具有重要的指导、示范和启迪作用”。赵书记表示,教学工作要体现教与学的相互融合,广大教师应严守岗位职责,同学们应多学知识多开展实践,在党建引领下形成专业教学和实践活动互促互进的教育创新。“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以党日活动为重要抓手,党员教师们要在教学中贴近实际,多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领域与相关课题,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汗水洒在红色热土上,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赵允玉书记讲话)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使商学院全体师生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爱国情怀,激发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动力。大家纷纷表示,要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以奋斗之姿助力书写强国复兴新征程的壮丽画卷。
(撰稿:葛轶凡 摄影:融媒体创新创业基地 编辑:杨寅 初审:闫志龙 审核:梁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