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由商学院主办,融媒体创新创业基地承办的“经世讲堂”第32期开讲。商学院传媒与经济教研室主任刘俊老师受邀做题为《中国商道》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刘俊老师以“商”字的来历为切入点,进而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接着,刘老师将从范蠡和胡雪岩这两个古人讲述中国的商道。刘老师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自古以来的行商之道,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接着,刘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因地制宜,泽地生财”的范蠡。范蠡被誉为治国良臣、中华商圣,前半生在政治场上发光发热,兴越灭吴,功成身退后又在商界大放异彩。通过刘老师的进一步阐述,同学们学习了“多元相济,综合经营”“加速周转,行如流水”“富而好德,仗义疏财”等七个商业思想;“薄利多销,无敢居贵”“逐什一之利”“贱取如珠玉”“积著之理”“农末俱利”等商业理论,作为商家鼻祖,范蠡的行商之道影响深远。“白手起家,政通人和”,以此为引言,刘老师继续带领同学们走近第二个人物,清末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从代清廷筹款,助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到协办船政,辅助洋务运动,再到创办胡庆余堂,从白手起家到清末首富,胡雪岩无疑是个成功人士。胡雪岩为什么会成功呢?刘老师提到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为人之道:“诚信”“勤奋”“宽容”“善良”等既圆滑,又宽容;既稳重,又灵活的处世哲学。二是经商之道:讲“信”、取“义”、谋“勇”、借“势”和用“人”等为商成功之道。但是由于胡雪岩晚年在商业活动和实际生活中锋芒过露,心存侥幸,最终落寞。由此,刘老师强调激流勇退也是一种智慧。
最后,刘老师提到希望能把中国商道中无尽的哲学运用到当下,促进同学们对商业的了解、激发对商业的兴趣,了解国家的发展大势与未来。
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赵哲曼 摄影:陈恩熙、尹屹 编辑:杨寅 初审:闫志龙 审核:梁一丹)